如何学英语(大概)
最近看了一篇博文:如何提高英语听力,有些触动。回顾了一下自己多年来学英语的历程,可能有也可能没有参考价值,不过能看一乐。
本文主要面向有一定基础的成年人,不太适合小孩子。换了小时候的我自己也操作不来。
词汇
说实话,这是我最不擅长的领域之一。我从小就讨厌背单词,考试总是因为拼写错误扣分,所幸中学时遇到了一位好老师,每天按着我的头逼我一遍又一遍地抄单词和听写,不然很多基础的常用词都不一定能记下来。
在学英语初期,抄单词是我觉得最有用的记词汇方式之一。抄的时候最好配合音标或者读音,方便总结一些简单的拼写规律;比如 im- 和 em- 后必定接 p b m 等从闭唇发音的字母,in- 和 en- 后必定接 a t c 等从开唇发音的字母,之类。
等到有一定的日常词汇量,我自己大概是学到新概念第三册左右,就应该适当地开始了解一些词根词缀,尤其是如果有专业方向的话,自己专业的词汇,也就是俗称的「大词」。这个过程可以通过看报纸杂志论文慢慢积累,也可以通过看一些专门讲词根词缀的词汇书(比如新东方的词汇词根 + 联想记忆法系列,俗称绿宝书)来快速了解,有个大致印象就行。
最需要背单词的时候,大概就是准备英语考试前了。但以我考了数次托福和 GRE 的经验来看,并不是每一个词都需要知道,也不太可能短时间内记住所有词。最重要的是多做一些真题和模拟题,记一下经常出现的词,然后学会从上下文猜测意思,足够答题就行。
等到脱离需要应试的阶段后,就可以依赖自动拼写检查工具了。话虽如此,还是不能错得太离谱,搞得电脑也不知道想说什么就尴尬了。
语法
我一直认为语法是外语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,从有时候会在网上看到非常基础的语法错误来判断,可能也是最难的部分之一?
首先,从一开始学习一个单词的时候,尤其是常用词,就需要了解它的主要用法。如果是动词,变位如何,及物还是不及物,接什么介词;如果是名词,可数还是不可数;各种多义词和多类词;这些问题如果一开始不搞清楚,等到已经学会了很多词语再来回头一个个查,更容易记混。
其次,上述大部分词法问题,甚至几个词之间的对比,在稍微厚一些的字典里都有。高中的时候,老师要求我们每人购买一本牛津高阶辞典,随时查阅上面的用法和例句。(我当时买的是袖珍版,翻起来不费手,但是字特别小,费眼睛。)当时有些家境宽松的同学还会买电子词典,不过现在至少就英语而言,手机或电脑应该就足够了。
至于句法,我印象中主要靠学课文(义务教育课本以及新概念)的时候慢慢总结,但是如果能够配合专门的句法书,看更多的例句,效果应该更佳。
发音
对于发音一事,我最近的立场越发偏向于,作为外语学习者,不需要也几乎不可能练成完美的发音。惟一重要的是,发音要足够清晰;首先要让母语者能听懂自己在说什么,然后要让别的外语学习者能听懂自己在说什么。前者比后者简单,因为母语者对各种口音有天然的高耐性,而别的外语学习者,就像我们自己一样,练听力时听得最多的就是标准口音,所以偏差越大越难以听懂。
话虽如此,朝着标准口音努力是一个不错且简单明确的方向。说实话我也想不出什么别的方向了,又有特色又容易听懂的意大利口音?这学起来不比标准口音难多了吗。
一门语言学了很多年后再从头矫正发音是一个比较痛苦的历程,但是呢,听自己说英语的录音不会再觉得丢人,仅此一点我觉得就很值得了。
我是一个懒人,具体表现在英语上就是我懒得卷舌(是不是天然就适合学日语呢……),所以准备要矫正自己口音的时候选了英式发音,但后来才发现英式发音也不是完全不卷舌的(更不要说英国人几百年前其实也是卷舌的),偏题了。
当时我是这么做的。首先,重新学习音标,记住每个音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口型变化流程。主要参考是 BBC 的 The Sounds of English 系列(页面上是从新到旧排列的,点进去后从最底下开始缩略图是音标符号的那几个),我在上学放学的公交上反反复复看了无数遍。当时只有一个 iPod Classic,屏幕巨小,不过其实这些视频不太需要大屏幕就能看清楚。
网页上半部分的 Tim’s Pronunciation Workshop 是后来新出的,我没有看过,光看标题感觉也挺有意思,但这些都只能算是扩展。基础没打好,再扩展多少也是一样的。
具体哪个音难发,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,不过尤其是在对比两个很相似的发音的时候,这个系列的侧面和正面并排的画面就有用了。
至于美式口音的音标发音,网上应该也能找到类似的资料,我就在这里不浪费时间了。原理是一样的,仔细看口型,把口型和发音对应起来,然后模仿、跟读,以纠正自己的发音。
学好了音标之后,下一步是对遇到的每一个单词,尤其是简单和常见的词,查音标。辞典里一般会同时注英音和美音,用类似 BrE / AmE 的标记区分。每一个单词,仔细看音标到底是怎么写的,轻重音具体在哪里,有时候还需要自行分辨有没有浊化,等等(这些我都是在哪里学的?学校?不过搜索英语发音规则应该就有)。不确定的话就多念几遍,或者上网搜 how to pronounce (…) in British/American English,然后听别人是怎么念的。这是一个很长期的积累的过程,而且以后再学了新词,也得注意音标,所以没有一定的恒心还是比较难维持的。
有个偷懒的办法,就是在自己的听力材料里找发音比较标准的那些,一边听一边跟着念,注意每个词的发音。在我最沉迷 BBC Sherlock 的时候,每一集看完之后,我都会提取出纯音轨放在 iPod 里,在手机上用 TXT 阅读器开着台词本,在回学校的路上跟着默念。听个几遍之后,连台词本都不需要看了,直接边听边默念。
过了这个阶段之后,基本上发音就不会再有什么大问题了。
再往后呢,可以了解一些连读之类的发音技巧,不过这个我也一直都不太清楚,也没影响过讲话。在 LetThemTalkTV - YouTube 这个频道上看到过相关视频,各种难度都有,例句都非常有趣,可以找个没人的地方(或者找几个朋友一起)跟着大声读。
听力
听力中比较容易出问题的地方主要是听不懂单词、习惯用法或句式,或者速度太快跟不上。前几点在前文词汇和语法的部分大概提到了,我大致写一下自己针对听得不够快的练习方法。
另外,开头提到的那篇博文说不建议听英语新闻,听好考试题就行,但是照我的经验(以及原博主也略微提到),这样练出来的结果只能是刚好足够应付考试,日常和学习时还是有所欠缺。为了长期着想,其实也可以听些新闻。
我记得自己有一阵子集中练习听力的时候,主要使用的是沪江听力酷(旧称),这网站快十年过去了几乎一点没变,看起来已经很久没更新过了,不过既存的内容足够听到天荒地老。
有好几种语言,各种各样的栏目,新闻电影电视剧都有,按难度分级,每条题目都是几分钟的很短的音频(不登录也能听),带原文和译文(这个似乎需要登录才能看)。具体练习方式就是听写,提交答案后还有一个比较智能的判卷。一开始听的时候十分磕巴,但是每天听几个,完之后认真对答案,对听力的提升是立竿见影的。
如果觉得自己足够厉害了,还可以 1.25 倍速,1.5 倍速,2 倍速地往上加。我不记得网页上有没有这功能了,但是现在很多网页插件都可以做到,或者把自己下载的听力资源放到音乐播放器里如法炮制也是可以的。
另外还有一个不知道算不算方法的方法。又要提到 BBC Sherlock 了,我曾经做过刚出无字幕资源的时候看一遍,出英字了看一遍,出中英对照字幕之后再看一遍这种事,感觉也稍微有一点效果。看电影看剧,尤其是看原版字幕和对照版字幕,是我觉得最轻松愉悦的提升外语综合能力的方式之一。当然,如果只看剧情,懒得或者没有办法在脑中把字幕和声音对上号,那几乎就是纯娱乐,没有多少学习效果了。
多说一句,在学习双外语的时候也可以这么干,比如看英语视频时配日文字幕,就能有效地同时提升两种语言的能力,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。
经历这一切之后,我终于读本科了。上(各种口音的)英语授课,从一开始一个字都听不懂到逐渐有信心打断老师问问题,大概用了两三年的时间。大三第一次考托福前,听完一两套听力题我就发现,这种难度对我而言已经不需要再练习了。
说这话可能显得过于自傲,但后来等到我真的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都要讲英语的时候才发现,听力考试比起真实世界中的听力简直是幼儿园的孩子在玩游戏。语速和词汇量自不必说,人们的口音之天南地北是考试中绝对不会出现的。因此,如果有意以后在英语环境生活,那么只练习应试听力是远远远远不够的。
至今为止,我都会刻意避免用外语打电话,因为当我看不见嘴唇动作、面部和肢体表情的时候,尤其是没有预料到的对话,几乎没有办法准确判断对方在说什么。前路仍然漫长啊。
阅读
与听力恰巧相反,阅读就很适合通过练习考试题来提高,究其根本,是因为大部分人除了专业论文和长篇小说之外,根本不会再读比托福或者 GRE / GMAT 阅读(尤其是后两者)更复杂、要求词汇量更大的文章了,更不要说存在非常短的限制时间。这也是在 #词汇里我说差不多够用就行的原因。即使专业论文,除了必须额外记住的术语之外,也大多是用比较简单明了的语言写成的(因为大部分写英语论文的人都不是英语母语者)。因此,想要提高阅读,练好应试阅读题就行。
想读小说的话,就不是我能帮到的了,也已经超越需要我这篇文章的水平了。我自己对英语存在一定阅读障碍,除非不得不读(比如论文),否则都会避开长篇文字的。
口语
在我心里,口语考试和日常口语不能说完全一样,但也不能说毫无关系。如果只靠生活经验就想口语考高分,机率似乎很小,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备考,似乎日常口语也能受益一点。这里就记一下托福口语备考经验吧。
第一次考之前实在心里没底,报了个网课班,最后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的决定。因为只要系统地学过这么一次,之后再考只要练几下恢复记忆就行了,即使题型变了也没太多影响。
网课大概是这么个流程。提前发讲义,隔几天上一次直播课讲解各个题型、答题要点、记笔记的方法、评分标准;每两天选一套题,一天做半套,发在四人一组的打卡群里,先自我评分反思,然后互相评分和挑毛病。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将近一个月。
总结一下,在备考阶段,最重要的大概就是有几个讲得很熟练的故事,可以套进各种问题,避免考试时脑中一片空白;这就需要多看题目,甚至可以拿着一大堆题不用完整练习,就一个个看过去,想一下每道题大概说什么。其次就是多限时练习,因为考试中时间和心理都紧张,可能出现各种意外,需要有经验应对。
实际生活中的口语,我感觉还是得靠看电视剧脱口秀等偏向日常的语料来慢慢积累,以及逐渐参与对话(从以听为主,到偶尔插几句嘴,到可以主导一场对话,这同时也是一个积累自信的过程),没什么特别的方法。
写作
放到最后说,是因为这是我最讨厌的部分。我真的不擅长写作。好吧,这句话放在这个博客上有些滑稽,但是我在这里进行的写作,跟世俗意义上「有用」的写作,显然差了十万八千里。像我平时进行的抒情写作,随笔或者诗或者小说,我一般倾向于用中文或者日文来写,根本也不会强迫自己用英文;而且我也不觉得自己水平多高或者经历过多少有意义的练习,所以没什么能说的。
还是说英语吧。第一次准备托福的时候也在同时准备 GRE,当时我大胆猜想除了后者更难一些之外这两个也没什么区别,所以就直接合在一起准备了,事实证明确实如此。
托福和 GRE 的作文差不多(至少我当时考的时候是这样,不知道改了没),本质就是换着花样抬杠。以 GRE 为例,Argument 就是把例文的每一句话拆出来抬杠,Issue 就是扩写题目给的证据用以抬杠,期间穿插连接词和句型,差不多就是一篇合格的作文了。虽然为了应试我练习了很久如何写这种文章,却是不屑把它当作自己的「写作」的。
然而话又说回来,其实很多时候写论文所需要的,也正是这样一种近似于八股或者抬杠的思维。所以我也很不喜欢写论文,于是写得很差。曾经发生过老师怒骂我到底怎么学的英语这种事情,唉,对不起老师。即使这样了他也没有完全放弃我,还推荐了一本非常好用的参考书给我,实在是好人。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:English for Writing Research Papers - Anna’s Archive。
没了
语言只是手段,交流才是目的。祝大家都能达到令自己满意的水平,或者祝大家都能有钱直接请随身翻译。至于我……我还是再去读几篇论文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