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次月经贫困引发的月经杯 vs 棉条
近日买了个月经杯,因为棉条实在是太贵了。刚好最近苏格兰的《生理期用品免费供应法》引发了一些讨论,许多人都对月经贫困不以为然,这使我很生气。如果屏幕前的您持同样意见,那么这篇博客(以及我的所有博客)都可以不用看了,世界上博客很多不差我一个。
首先说棉条,但必须首先明确,只有导管式棉条才值得用,没有导管的棉条(比如 ob)应该全部钉上历史的耻辱架。我从高中开始用棉条,算是同龄人(除了出国交换过的)中的先锋。上述出国交换过的朋友在高一跟我短暂地住过同一个宿舍,见证了我网购并第一次使用棉条。高中,大学,一直到两个月前我都是棉条的忠实拥趸,但是事情起变化是在我来到德国之后就开始的。
在日本,超市货架上是摆着导管式棉条(苏菲)的,但德国并没有。无论 DM,Rewe 还是各大百货商店,我惟一能找到的就是指入式。怎么说呢……能不能顺利使用指入式棉条完全看当天的运气和天气,我有一阵子能用,另外一阵子它带来的只有纯粹的痛苦。在德国想要买导管式棉条就只能依靠亚马逊,而亚马逊上的 Tampax 货源并不是特别稳定,经常有标题里明明是两盒结果只送来一盒的情况(我自己就碰到两次,还有无数评论表达了类似经验),那么就变成一盒十欧元,里面只有 18 根,按安全标准 4 小时换一次的话这么一盒只够用 3 天(或者 3.6 天,因为晚上不用换),而一般女性月经至少会来 4~7 天就得两盒,这还没算上用棉条几乎必须得搭配的护垫。
上个月的某一天,我又一次用完了囤的棉条刚准备下单一波新的,想起上述的槽心事儿,然后想,去它娘的,我必须试试月经杯。
月经杯的入门难度在于,第一,它很贵(但是只要能用一年就比棉条便宜了),第二,它看起来真的很吓人。但是贫穷压倒一切,我还是买了。买的是很久以前在豆瓣上看到一篇文章推荐的 Merula Cup,我一直觉得是大学期间看的,但是搜索一下只能搜到去年的这篇,不知道是我的记忆出错了还是以前曾经有过一篇文章但是后来删了。
下面重点讲讲使用过程和一些感想。
买回来先看说明书(虽然电子产品我都不看但保险起见),写着使用前要放一点白醋煮至少五分钟(可以微波炉)。煮完之后放凉一点(。)洗干净手,手不要擦干,拿起月经杯开始折。无论看过多少图片,到实际操作还是不懂折,反正随便折一下有个尖角就行了。
折好了捏着,就开始硬塞,这是个单手操作(对比:扯出来的时候是双手操作)。塞的过程跟塞棉条差不多,只要找准位置就行了,指甲不勾到肉的话是不会痛的,就是有些漫长。塞进去之后它是保持着折叠的样子,豆瓣那篇文章也说了,过一阵子才会展开,这其间可以穿上裤子然后该干啥干啥,但是展开的时候会感觉到被弹了一下(不痛,问题不大)。
然后一天或者一个晚上过去,要取出来了。这就是噩梦开始的地方。我第一次取完月经杯之后跟朋友聊天说,刚才那五分钟是我人生中最漫长的五分钟。我有理由怀疑搞得这么困难部分原因是 Merula Cup 是没有出气孔的,所以需要完全靠手动操作来打破负压,而人手的结构,shall we say,并不适合做这个工作。我一度考虑过要不要给它钻个孔,但是想想由此引发的泄漏风险,还是算了。
我假设妳在厕所里,如果不是的话,首先在双脚之间铺几层废纸或者一个盆子。洗干净手,下面是双手操作。一只手松松地扯着拉环(千万注意不要掐到肉),另外一只手的拇指伸进阴道找到杯身圆圆的部位,用力摁下去不要松手,一边摁着一边往下刮,同时扯拉环,直到扯出来为止。恭喜妳获得人类经血一杯,绝对新鲜,其中还漂浮着子宫内膜。此时可以欣赏一番或者心累一番,然后倒掉,然后洗干净手和月经杯,然后再塞一次。
我看到网上有些人说破负压食指也可以,这样就是单手操作了,但可能我的食指长的角度不对,怎么都使不上劲,反正如果这句话没有被删掉的话我依然在双手操作。
经历过这一切之后,我不知道该怎么看待接下来的人生,所以此处删掉已经写好的两百字。
月经杯和棉条相比,优缺点都很突出,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最好搭配护垫使用。棉条使用简单,对卫生程度要求不高,但是贵;月经杯摊下来便宜,但是真的,真的很麻烦,而且必须非常彻底地洗手,不然几乎肯定会感染。另一个意料之外的副作用是月经杯让我感觉腹胀,看了一圈似乎是正常现象,反正……也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了。
说到其他更好的选择,确实有一个,那就是子宫切除术,不过那就是以后的我才需要考虑的事了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