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upyter 自救日记(4)jupytext + 总结

统一改了标题。希望这篇能是最后一篇了,本懒人居然折腾工具折腾到这份儿上,真是本末倒置。

为什么要用 Jupyter Notebook

我一开始接触 Jupyter 的理由很简单,就是拿它来代替我马上订阅到期的 Ulysses。我没有写长文的习惯,短的文章要不放在这里要不放在手机备忘录里,Ulysses 对我而言只是一个同步很方便的 Markdown / 代码 / 笔记收集处而已。
重复了很多遍还是要说,我是一个懒人。我喜欢所见即所得,喜欢四处同步,喜欢一步到位,不喜欢重复劳动。所以(?)我一直不甚喜欢 Markdown,平时数学笔记用 Pages,长这样:

之前写过一篇关于 Ulysses 的博文,其实那是我第一次试图在 Ulysses 里面放表格,非常麻烦,且只有在预览的时候才能看到表格效果。我还尝试过在 Ulysses 里插入数学公式,倒是在文件顶端加两行就行了,但总还是有点不爽。还有一点,我半年前开始订阅 Ulysses 的时候,对计算机技术并没有现在这么得心应手,大学期间学的计算机课 75% 是在这半年里(大四下学期)学的,思维方式和读英文文档的舒适度可谓日新月异。

至于 R,上个月(10.16)来波恩报到之后,看到教授推荐,我才第一次在电脑里装了 RStudio,然后开始在 DataCamp 上面上课,至今只上完了 10 门课,在这期间几乎一直用 Ulysses 记笔记(因为 Pages 没有代码高亮功能)。
一开始的笔记是这样的,写起来还挺顺手:

开始学做图之后,想能够同时看到代码和做图效果,就每次都要在 RStudio 里 run 一遍,保存图片,再粘贴到 Ulysses,很是恼人:

有一天不知怎的看到了这篇文章,心里一惊。虽然我并不写程序,但这种文字、代码、运行结果的混排真是正正地戳中了我记笔记的痛点。修改了代码之后直接在笔记本里运行,直接更新结果,简直是学习编程的法宝。于是开始了漫长(怎么才过了十天)的搬家过程。
再过两周就没有 Ulysses 用了,不搬也得搬。

Jupytext 和 R Notebooks

日前写完前三篇自救日记,在网上漫无目的地摸鱼,发现了益辉老师的博客,遂翻之。看到这篇的时候,我顿时意识到这正是我需要的多后缀同步工具(.ipynb & .Rmd)。但疑惑为什么说它是轮子?于是本人第一次知道了 R Notebooks 的存在(这顺序真的,绝了)。
断断续续看完 RStudio 上的介绍视频,以及第一次笔记本大战,我几乎要倒戈 R Notebooks 了(有了 Jupytext,以后如果还想再倒了也很方便,哈哈)。最后,迫使我留在 Jupyter 的最大原因是侧边栏目录插件(toc2),因为我记出来的笔记几乎每篇都很长,没有目录跳转简直只能记不能翻。用 Ulysses 的时候也觉得没有侧边栏目录很恶心,姑且是忍下来了,但是由奢入俭难啊。

总结

目前我的使用习惯是这样的:

  • 上统计课 / DataCamp:打开 Jupyter Notebook 记笔记
  • 速查笔记 / 给别人看笔记:用随便什么文本编辑器或者 RStudio 打开自动生成的 .Rmd 文件,保存之后下次打开 Jupyter Notebook 会自动更新到 .ipynb

至于 .html 之类的更好看的格式,暂时没有分享的需要,等要用了再改 jupyter_notebook_config.py,应该也就是一分钟的事儿。


(真诚希望)这个系列日记到这里就结束了。之前脑子一热给统计之都的编辑发了自荐邮件,收到了十分热情的回复,希望能有空好好整理整理,写篇正式一些的文章。